《随园诗话》通注(24)

【原书卷一·二四】

神庙扁对,难其用成语而有味。或造仓颉庙,求扁。侯明经嘉繙,提笔书“始制文字”四字。人人叫绝。或求戏台对联。姚念兹集唐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斯人莫道世间无。”又,张文敏公戏台集宋句云:“古往今来只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苏州戏馆集曲句云:“把往事,今朝重提起;破工夫,明日早些来。”俱妙。或题诸葛庙,用“丞相祠堂”四字,亦雅切。

神庙,音shén miào,一般指帝王的宗庙,亦指供奉祖先、名人牌位,进行祭祀的地方等。佛教传入中土后,也指佛寺。

扁,音biǎn,本义是在门户上题字。匾额,题字的长方形牌子,后作“匾”。《宋史·吴皇后传》:“梦至一亭,扁日‘侍康’。”又如:扁榜,扁牓,匾额,扁对。

扁对,音biǎn duì,匾额与对联的合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正面装饰,一般门上有匾额,门旁有对联。其书写内容感觉房屋用途来确定,匾额与对联的内容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以表达主人的思想、追求、意趣。有辞典解释“扁对”是“匾额上的对联”,显然是望文生义了。匾额上书写的内容多数为二、三、四字,超过五字的几乎没有,故不存在匾额上有对联的现象。

仓颉,音cāng jié,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另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自黄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动。仓颉造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即《淮南子》记载的“天雨粟,鬼夜啼”。

明经,音míng jīng,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明经由郡国或公卿推举,被举出后须通过射策以确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汉时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为郎。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后渐废。清代称“明经”者实为贡生。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侯嘉繙,即侯嘉翻(1698—1746),字元经,号夷门,浙江临海东乡隔溪人。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在上元、金山、江宁、溧汤等地做了近10年的县丞。乾隆十年(1745),应聘到镇江做幕僚,不久,在49岁时夜上厕所,竟一跌而死。生平著书500卷,现已十不存一。与袁枚是好友,为其作《侯夷门墓志铭》。

姚念兹,无考。

张文敏,即张照(1691—1745),初名默,字得天,又字长卿,号泾南,又号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清藏书家、书法家、戏曲家、书画目录整理者。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改庶吉士。雍正十一年(1733)官刑部尚书,以预修《大清会典》,书成,加一级。十三年(1735),为抚定苗疆大臣,因无功被革职拿问,上谕严查,不久又赦免其罪,命在武英殿修书处行走。乾隆七年(1742),历官至刑部尚书,供奉内廷。九年(1744),丁父忧,奔丧至徐州,卒于途中。谥文敏。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是书“馆阁体”能手。性地高明,深通释典,诗多禅语。极其秀雅。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斋帖》。

诸葛,指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丞相,音chéng xiàng,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秦惠文王在前334年设置相邦,自秦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此后相邦与丞相一直同时存在,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相邦之职。吕不韦免职后,没有人担任相邦,但丞相一职得到保留。秦统一以后继续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又增设中丞相。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丞相,同时丞相依然是相国的副手。至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300多年,是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西汉汉哀帝至东汉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三国和两晋、南北朝这360多年间,除蜀汉,孙吴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八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余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丞相并非宰相,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

祠堂,音cí táng,即宗祠、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里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