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氯雷他定糖浆(致君)

Desloratadine Syrup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核准日期:2021年11月24日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地氯雷他定。

化学名称:8-氯-6,11-二氢-11-(4-氮己环叉)-5 H-苯-[5,6]环庚[1,2-b] 吡啶。

化学结构式:

地氯雷他定糖浆(致君)

分子式:C19H19CIN2

分子量:310.82

规格

60 mL:30 mg

适应症

用于缓解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的全身及局部症状。

用法用量

1-5 岁儿童:口服,每日一次,每次 2.5 mL(1.25 mg)。

6-11 岁儿童:口服,每日一次,每次 5 mL(2.5 mg)。

成人和青少年(12 岁或 12 岁以上):口服,每日一次,每次 10 mL(5 mg)。

地氯雷他定可与食物同时服用。

禁忌

对地氯雷他定、本品的任一辅料或氯雷他定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使用地氯雷他定后有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水肿、呼吸困难和过敏的过敏反应报道。若出现以上反应,立即停药,可考虑给予替换治疗。

由于抗组胺药能清除或减轻皮肤对所有变应原的阳性反应,因而在进行任何皮肤过敏性试验前 48 小时,应停止使用本品。

膀胱颈阻塞、尿道张力过强、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对于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成人,根据药代动力学数据,起始剂量为 5 mg,隔天一次。由于缺乏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儿童的数据,尚无对这类患儿的推荐剂量。

药理作用

地氯雷他定是一种长效的三环类组胺拮抗剂,具有选择性 H1 受体拮抗作用。受体结合数据显示 2-3 ng/mL (7nmoL)的地氯雷他定可与人类组胺 H1 受体发挥显著相互作用。体外研究显示,地氯雷他定可抑制人体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大鼠的放射性标记组织分布研究和豚鼠的放射性标记 H1 受体结合研究显示,地氯雷他定不通过血脑屏障,这一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药效学

风团和发红:单次和重复给予 5 mg 地氯雷他定后,人类组胺皮肤风团研究显示,给药后 1 h 本品出现抗组胺作用,该作用可持续 24 h。在 28 天的治疗期内,地氯雷他定 5 mg 组未见组胺介导的皮肤风团快速抗药反应。组胺皮肤风团测试的临床相关性尚不明确。

对 QTc 的影响:健康男性和女性志愿者单次给予日剂量 45 mg 的地氯雷他定,连续 10 天,由一位心脏病专家阅读该研究的全部心电图。与安慰剂组相比,地氯雷他定组平均心率增加 9.2 次/分,使用 Bazett 和 Fridericia 法计算 QTc,使用 Bazett 法,可见地氯雷他定组的 QTc 较安慰剂组增加 8.1ms,使用 Fridericia 法,可见地氯雷他定组的 QTc 较安慰剂组增加 0.4ms。未见临床相关不良事件报道。

药代动力学

吸收

健康志愿者口服地氯雷他定片 5 mg/d,连续 10 天,Tmax约为给药后 3 h,Cmax约为 4 ng/mL,AUC 约为 56.9 ng.h/mL。食物和葡萄柚汁均不影响地氯雷他定的生物利用度(Cmax和 AUC)。

对 30 例成年志愿者开展了三交叉研究以评价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的药代动力学。单剂量的 10 mL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含地氯雷他定 5 mg)与 5 mg 的地氯雷他定片生物等效。食物不影响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的生物利用度(Cmax 和AUC)。

分布

地氯雷他定和 3-羟基地氯雷他定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 82-87% 和 85-89%,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地氯雷他定和 3-羟基地氯雷他定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变。

代谢

地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的主要代谢产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是 3-羟基地氯雷他定,后者有活性,随之被葡萄糖醛酸化。参与 3-羟基地氯雷他定形成的酶尚不明确。临床试验中的数据显示人群中存在 3-羟基地氯雷他定产生减少的亚组,是地氯雷他定的弱代谢者。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n = 3748),约有 6% 的受试者为地氯雷他定的弱代谢者(其定义为 3-羟基地氯雷他定与地氯雷他定的 AUC 之比<0.1,或地氯雷他定的半衰期>50 h 者)。这些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受试者年龄为 2-70 岁,其中 2-5 岁者 977 例,6-11 岁者 1575 例,12-70 岁者 1196 例。不同年龄组中弱代谢者的比例未见差异。黑人中弱代谢者(17%,n = 988)的比例高于高加索人(2%,n = 1462)和拉丁裔美国人(2%,n = 1063)。弱代谢者地氯雷他定的暴露量(AUC)约比非弱代谢者高 6 倍。弱代谢者不能预先被识别,给予推荐剂量的地氯雷他定后,其暴露量更高。在确认了受试者代谢状态的多剂量临床安全性研究中,共有 94 例弱代谢者和 123 例正常代谢者入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疗程 15-35 天。这些研究中,弱代谢者与正常代谢者的安全性未见差异,但仍不应排除弱代谢者中药物暴露增加导致的不良事件风险。

清除

地氯雷他定的血浆清除半衰期约为 27 h,在 5-20 mg 范围内,Cmax和 AUC 与剂量呈线性关系。给药 14 天后,蓄积程度与半衰期和给药频率一致。人体物料平衡研究显示,87% 给药剂量的14C-地氯雷他定以代谢物的形式分布于粪便和尿液。对血浆 3-羟基地氯雷他定的分析显示其 Tmax和半衰期与地氯雷他定类似。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 ≥ 65 岁,n = 17)多次给予地氯雷他定片后,地氯雷他定的 Cmax 和 AUC 比年轻人(<60 岁)高 20%。不同年龄组患者体重正常化后,地氯雷他定的总机体清除率(CL/F)接近。65 岁患者地氯雷他定的平均血浆清除半衰期为 33.7 h。3-羟基地氯雷他定在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药代动力学不变。年龄相关的差异未见临床相关性,老年患者使用本品不需调整剂量。

儿童患者:6-11 岁儿童单次口服 5 mL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含地氯雷他定 2.5 mg),地氯雷他定的血浆浓度与成人单次口服 5 mg 地氯雷他定片类似。2-5 岁儿童单次口服 2.5 mL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含地氯雷他定 1.25 mg),地氯雷他定的血浆浓度与成人单次口服 5 mg 地氯雷他定片类似,但成人口服 5 mg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后,3-羟基地氯雷他定的 Cmax和 AUC 分别比 2-11 岁童口服 1.25-2.5 mg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高 1.27 和 1.61 倍。

6-11 个月儿童和 12-23 个月儿童分别单次口服 1.25 mL 和 2.5 mL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分别含地氯雷他定 0.625 mg 和 1.25 mg),人群药代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为了获得与成人单次口服 5 mg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类似的地氯雷他定血浆浓度,6-11 个月儿童需口服 1 mg 地氯雷他定,12-23 个月儿童需口服 1.25 mg 地氯雷他定。

肾功能损害患者:对肾功能损害患者开展了地氯雷他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轻度肾功能损害患者(n = 7,肌酐清除率 51-69 mL/min/1.73m2)、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n = 6,肌酐清除率 34-43 mL/min/1.73m2)和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n = 6,肌酐清除率 5-29 mL/min/1.73m2)/透析依赖患者(n = 6)均单次口服 7.5 mg 地氯雷他定。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其 Cmax和 AUC 分别比正常人升高了 1.2 和 1.9 倍,重度肾功能损害或透析依赖患者,其 Cmax和 AUC 分别比正常人升高了 1.7 和 2.5 倍。3-羟基地氯雷他定浓度的改变极其微小。地氯雷他定 3-羟基地氯雷他定的血透清除率极低。肾功能不影响地氯雷他定和 3-羟基地氯雷他定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应调整剂量。

肝功能损害患者:对肝功能损害患者开展了地氯雷他定的药代动力学研究,Child-Pugh 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n = 4)、Child-Pugh 中度功能损害患者(n = 4)、Child-Pugh 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n = 4)和 8 名肝功能正常患者单次口服地氯雷他定。肝功能损害患者,无论严重程度,地氯雷他定的 AUC 均比正常人升高 2.4 倍。轻度、中度和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口服表观清除率分别是正常人的 37%、36% 和 28%。肝功能损害患者地氯雷他定的清除半衰期延长。肝功能损害患者中,3-羟基地氯雷他定的 Cmax和 AUC 与肝功能正常者无显著差异。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本品应调整剂量。

性别:与男性相比,女性连续 14 天服用地氯雷他定片,其 Cmax和 AUC 分别增加 10% 和 3%,而 3-羟基地氯雷他定的 Cmax和 AUC 分别降低 45% 和 48%。但这些改变并无临床相关意义,不需剂量调整。

人种:口服 14 天的地氯雷他定片后,黑人地氯雷他定的 Cmax和 AUC 比高加索人分别增加了 18% 和 32%,而 3-羟基地氯雷他定的 Cmax和 AUC 则均降低了 10%。这些差异无临床相关性,因此不需调整剂量。

毒理研究

致癌性:

使用大鼠的氯雷他定实验和小鼠的地氯雷他定实验评价了地氯雷他定的致癌潜能。在一个大鼠的为期 2 年的实验中,将氯雷他定加入饲料中,剂量达 25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30 倍),10 mg/kg/d 组雄鼠和 25 mg/kg/d 组雄鼠和雌鼠可见肝细胞肿瘤(包括腺瘤和腺癌)的显著增加,氯雷他定 10 mg/kg/d 组,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以 AUC 计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7 倍。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在为期 2 年的小鼠饮食研究中,雄鼠和雌鼠分别给予 16 和 32 mg/kg/d 的地氯雷他定,未见任何肿瘤发生率的显著增加。以 AUC 计,小鼠体内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分别为成人推荐剂量的 12 和 27 倍。

基因毒性:

基因毒性研究中,回复突变试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哺乳动物微粒体细菌致突变试验)或 2 对染色体畸变分析(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和小鼠骨髓微核分析)均未见地氯雷他定有基因毒性潜能。

生殖毒性:

地氯雷他定剂量达 24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130 倍)时,雌性大鼠生育力未受影响。地氯雷他定剂量为 12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45 倍)时,可见雄性大鼠特有的生育力降低——雌鼠受孕率降低,精子数量和活力降低,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地氯雷他定剂量为 3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8 倍)时,不影响大鼠的生育力。

动物毒理学与药理学

生殖毒理学研究:

地氯雷他定剂量达 48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210 倍)时,对大鼠无致畸作用;其剂量达 60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230 倍)时,对兔无致畸作用。另外一个独立的研究表明,当地氯雷他定剂量达 24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120 倍)时,可见雌性大鼠着床前丢失增加以及着床数量和胚胎数量的降低。当地氯雷他定剂量为 9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 ≥ 人类推荐剂量的 50 倍)时,可见幼犬体重减轻和右侧反射减慢。当地氯雷他定剂量为 3 mg/kg/d(以 AUC 计,地氯雷他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暴露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 7 倍)时,不影响幼犬的发育。

上市许可持有人

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

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公司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暂无评论...